cen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首批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合署运行。


上海中医药大学2025年澳门保送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日


1.   学校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现有3名两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73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学生9072人,校友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药剂学、生药学、药理学3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护理、翻译、公共卫生、生物与医药、医学技术7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6个本科专业,除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外,还设有护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等。有5个继续教育的本科专业。

学校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包括中英合作药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马来西亚、马耳他、希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院校合作开展境外中医药学历教育,创建“太极健康中心”和孔子学院等。成立上海市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院,引领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荷兰、摩洛哥、毛里求斯、泰国、马耳他、英国、比利时等国家设立海外中医药中心。

学校拥有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并进入培优建设行列。在教育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成效显著,学科整体实力位列中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科技创新及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及地区发展重大需求。拥有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重点智库等14个省部级重大科研平台,10万元以上的科研教学仪器总值达5.86亿元,有效支撑和服务中医药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68项,立项总数均位于行业前列,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26项,其中省部级和国家级学会科研成果奖110项。近三年来,共有8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十大学术进展。

学校办医规模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9家附属医院,覆盖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医院的总建筑面积约80.05万平方米,核定总床位数7614张,每年服务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患者约1930万人次。龙华、曙光和岳阳3家直属附属医院分别获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等,且均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共有3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其中9个华东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医院中医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前十专科总数排名全国第一。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为立校之本、科研为强校之路、医疗为固校之基协同融合发展,坚持创特色和争一流同步推进,传承和创新并重、现代化和国际化并举,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

2.   保送条件

符合教育部、澳门教育部门关于澳门保送生条件,热爱祖国,品德端正、身体健康,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优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3.   录取原则/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为:面试。学校根据考生面试成绩,择优录取。我校将在7月中下旬正式寄送《录取通知书》及《新生入学须知》等相关入学材料。

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

4.   招生专业

序号

院系名称

招收专业及方向

专业限制

学制

1

中医学院

中医学(五年制)

文理兼收

5年

2

针灸推拿学院

针灸推拿学

文理兼收

5年

3

中药学院

中药学

理科

4年

4

公共健康学院

预防医学

文理兼收

5年

5

康复医学院

康复物理治疗

文理兼收

4年

6

康复医学院

康复作业治疗

文理兼收

4年

7

康复医学院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文理兼收

4年

8

中药学院

药学(中外合作办学)

理科

4年

9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文理兼收

4年

10

针灸推拿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中医信息与工程方向)

理科

4年

11

公共健康学院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文理兼收

4年

12

公共健康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

文理兼收

4年

5.   招生计划

我校2025年澳门保送生计划拟为4人,最后录取名额根据报考情况可有变动

6.   相关要求

依据教育部、澳门教育部门等有关招生规定执行。

7.   其他

澳门保送生的学费、住宿费与内地学生相同。一般为6500-8100元/年, 药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高收费项目,22000元/年。若教育部、澳门教育部门等有新规定,则按照新规定执行。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和专业录取标准,按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除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专业外,色盲、色弱考生均不招收。

8.   查询方式

所在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单位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行政中心206室

邮政编码:201203

咨询电话:021-51322028

传真:021-51322028

纪委监督电话:021-51322410

电邮:zhaosheng@shutcm.edu.cn

网址:https://ygzs.shutcm.edu.cn



12 09/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作为地处张江科学城核心板块的高校,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己任,利用已有的学科和综合优势,勇担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


  学校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拥有4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校友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史、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6个一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卫生5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有15个本、专科专业,除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外,还设有护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康复治疗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等专业;有8个继续教育的本、专科专业;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余家海外院校、医疗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研、教学、医疗等合作关系,建立了美国第一家中医孔子学院,设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中英合作药学、中英合作护理学项目。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医外科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中医医史文献学、针灸推拿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8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4个。有1个教育部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学、中药学两个学科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学校办医规模与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8家附属医院,基本覆盖了上海市所有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医院的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总床位数约6300张,每年服务来自世界各地患者约1700万人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在捷克、马耳他、摩洛哥、美国等国家设立海外中医中心,不断促进中医药国际化。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实力以及主要学科全国排名领先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资料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
外文名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简    称
上中医(SHUTCM)
创办时间
1956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医药类
学校特色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
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
主管部门
上海市
现任领导
校长徐建光、党委书记曹锡康
专职院士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本科专业
16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个
国家重点学科
6个
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曙光临床医学院、龙华临床医学院等
校    训
勤奋、仁爱、求实、创新
校    歌
《杏花开遍美丽的校园》
校庆日
5月28日
院校代码
10268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中华医学科技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上海中医药科技奖
知名校友
杨晓渡、裘沛然、何清湖、鲍炳章、凌昌全、张前德、宋晓亭、范永升等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附属医院
8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 勤奋、仁爱、求实、创新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5月8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5月8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